老年人抑郁症治疗的方法
文章来源: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更新时间:2019-02-19
合肥市74岁的唐老太一直感到身体不适,一会感觉身体酸痛,一会又感觉头晕……但在合肥市几家大医院检查,都没有发现什么毛病。
这种状况持续一年多后,今年3月初,家人将唐老太带到院精神卫生,医生检查后,对老太太进行抗抑郁症药物治疗后,老太的症状才有所缓解。 “这就是老年期抑郁症”。周康介绍。
“莫名的病”原是抑郁症
据周康了解,唐老太年轻时爱好广泛,退休后一直和老伴生活在一起,几年前老伴去世后,她一个人单住,慢慢地和外界接触少了,后导致出现抑郁症状。
出现心理问题的不止是唐老太,医生们经常听到老人抱怨:“我已经花了几万元了,磁共振、ct、胃镜、彩超都做了,就是查不出什么病,而且病情还在加重。”
据了解,这类老人往往同时出现这样的症状:身体酸痛、胃不舒服、胸闷心慌等,但去医院进行检查各种指标都很正常。
医生介绍,这类莫名地紧张、恐惧甚至绝望,就是老年期抑郁症的表现。
治疗及时可恢复正常
在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“安徽省心理保健”,主任医师张许来向记者介绍,外地一位65岁的老太,总是感觉右下肢发麻发烧,因此她天天将她的右腿露在外面。为了治好她的右下肢“发麻发烧”的毛病,这位老太用了不少偏方,吃了不少药,但都没效果。
张许来介绍,其实老太的腿是正常的,所谓的“发麻发烧”,其实是老年抑郁的表现。在精神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后,这位老太右下肢“发麻发烧”的感觉消除了。
张许来介绍,不久前他接触到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,这位大爷在老伴去世后,一个人单住,一个多月后,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麻木,整天睡觉不起床、不思饮食,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疾病,其实,这种状况已经属中度抑郁症表现了。
家属将大爷送到精神,通过近两个月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,这位当初话少、悲观的中度抑郁症患者的病症大大缓解。
张许来说,只要家人和周围的朋友进行必要的心理安抚,病患能恢复正常的社会交往,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。
“空巢”成抑郁主要诱因
医师介绍,在出现抑郁症的老人中,“空巢”老人发病率较高,在这些“空巢”老人中,单身“空巢”老人尤其易患抑郁症。
岁的李老太退休后一直和老伴单住,老伴去世后她本人非常想和子女住在一起,但子女以自己工作忙为由,把李老太送到敬老院,由于这位老人性格内向,在敬老院和其他老人也没有交往,自己总感到要被家人遗弃。在敬老院一个多月后就不吃不喝,甚至出现自杀的消较念头。
李老太在中铁四局精神卫生治疗近一个月后,情绪恢复良好。出院前她向医生透露想和子女住在一起,因此医生在出院小结上明确地建议改善住居条件,好是能和子女住在一起。
有着20年精神科治疗经验的中铁四局精神卫生副院长付文新说: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是一个方面,更重要的是子女要和老人说些感兴趣的话题,让老人心理上有所寄托,不能让老人心理上出现“空巢”。
张许来告诉记者,在精神临床上,一般60岁至80岁较易患精神抑郁症。虽然有些疾病和药物也能诱发老人患上抑郁症,但在患精神抑郁症的老年人群中以单身老人居多的现实来看,说明亲人要多和老人进行交流,给予老人更多的人文关怀。
老人不妨试试“话疗”
张许来介绍,目前在该心理保健治疗的老人有50多人,近三分之一属精神抑郁症患者,平均每天都有数名精神抑郁症的老人前来医院就诊。
其建议老年朋友正视自己,自觉回归社会,比如参加一些集体健身活动、上老年大学,不能单纯地以家为主。
子女要注意和年事已高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,街道***也要组织一些适合老人的集体活动。
付文新分析,老人由于退休前工作很有规律,退休以后社会角色转变了,但思想还来不及转型,因此产生了无用感以及被社会抛弃的不适应感。
在当下我国精神卫生还未深入人心的阶段,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老人心情愉悦,让他们有事做、有地方玩、有话说。